两伊战争残酷战术:伊朗上万少年身体"滚雷"

日期:2016-05-04 来源:央视网

  三路突击 战果寥寥

   萨达姆的战略目标没能实现,但地面进攻仍按时打响。23日,伊拉克军队跨过边境线,分三路向伊朗纵深推进,其主力是北路和中路的4个步兵师,目标是直取伊朗产油区胡泽斯坦省,以便将阿拉伯河与伊朗内陆隔开,并在此建立受伊拉克控制的“缓冲区”。为了达成战略目标,伊拉克还出动1个装甲师和1个摩托化步兵师向南进攻霍拉姆沙赫尔和阿巴丹,试图迷惑伊朗。

   伊拉克军队的进攻起初未遭到伊朗方面的有效抵抗,因为后者根本没有准备。例如伊拉克进攻重镇席林堡时,当地伊朗守军只有一个不满员的师。正因为指挥失灵,伊朗在战争之初无法组织起有效防御。战至10月中旬,伊拉克军队已深入伊朗国境40千米至80千米,夺取了席林堡、霍拉姆沙赫尔等重要城市。不过,萨达姆所期待的伊朗军队崩溃的局面却始终没有出现。

  海空反击 初见成效

   10月24日,占领胡泽斯坦省一半土地的伊拉克决定停止进攻,转而巩固既有阵地,并释放出媾和信号。然而,正是这一保守决定给了伊朗重整旗鼓的机会,而且外敌入侵反而帮助霍梅尼凝聚人心,夯实了本不稳固的统治基础。

   或许是意识到了自己的战略失误,萨达姆开始组织军队向伊朗二线阵地迪兹富勒和阿瓦士重新发起进攻,但为时已晚,他们遭到伊朗军队的顽强抵抗。到了11月,随着冬季到来,伊拉克军队在伊朗陷入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萨达姆不得不支付远高出预期的代价,来维持这场即将耗尽伊拉克国力的战争。

   由于战区经常大雨滂沱,后勤补给困难,从1980年11月到1981年5月,战事陷入“冷平衡”状态。在此期间,伊朗利用先进的美制战斗机和海军舰艇让伊拉克吃了不少苦头。例如:1980年11月28日下午,伊朗出动战斗机,对伊拉克南部重镇巴士拉展开空袭。次日夜间,伊朗海军派出6艘舰艇,护送一支突击队成功奇袭阿拉伯河入海口的巴卡尔和奥马耶石油钻井平台(它们还是伊拉克的早期预警雷达站)。

   总体而言,“冷平衡”阶段里,伊拉克企图在伊朗占领区内建成战略公路,以保持对占领军的物资补给。而伊朗方面则利用海空优势抢夺战场主动权,同时加快国内调整的步伐,召回被迫退役的官兵,重启军事院校的培训课程,为反攻积蓄力量。

    A+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