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窃听事件:美情报人员曾修地下隧道窃听

日期:2016-04-26 来源:中国新闻网

   我不在场的时候,你说了什么?

   也许自从人类学会说话以来,就一直被这个问题所吸引。

   这绝不仅仅是出于八卦和好奇,更和很多政治的、军事的、经济的利益密切相关。因此,窃听,是自古以来就有的一种冲动和需求。近年来一直没有平息的国际窃听口水战就是例子。

   在今天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时代,虽然窃听早已有了更广泛的含义,但传统意义的窃听器故事,仍值得玩味。

   有这样一则故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政府征集了大批商船运输军火。一位名叫杰克的船员在出海之前,匆匆来到码头旁的咖啡馆里与女友玛丽进行电话告别。看来,这位多情缠绵的女友对杰克此行的安危实在是放心不下。为安慰女友,杰克告诉她这次船队行动的日期、航行的路线和停靠的港口,让她在家耐心地等待。不幸的是,这温情脉脉的对话,却被坐在咖啡馆中扮成商人模样的德国间谍偷听到了,并将这一重要情报迅速报告给纳粹德国的情报机构。结果,这支船队在茫茫的大洋上遭到德国潜艇毁灭性的打击。玛丽等待的杰克永远也不会回来了。这一血的教训换来的是美国人的一句警句——“多嘴能沉船”。

   而这种完全靠耳朵进行的窃听,实在太过原始和偶然。自从1876年贝尔发明有线电话以来,利用电路信号制造窃听器就成为了可能。初级窃听装置早在一战时就已经出现,并在二战期间开始逐渐成为间谍们获取情报的选择之一,但它真正成为间谍情报领域的常备工具,还是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随着晶体管和微电子技术的突飞猛进才开始,并在冷战时期美苏两国的明争暗斗中大放异彩。

  大使办公室里的“礼物”

   从1945年到1953年,苏联克格勃窃听美驻苏大使馆的一项代号为“自白”的间谍行动,一直持续了整整8年时间。这项成功的窃听行动既是苏联特工多年引以为荣的惊世之举,也是世界间谍史上屈指可数的经典之作。

   1945年2月,盟国“三巨头”——斯大林、罗斯福和丘吉尔在克里米亚半岛上的雅尔塔举行会晤。利用这个机会,苏联方面策划了一场少先队活动,邀请美国大使哈里曼参加。在稚嫩的歌声中,4名苏联少先队员抬着一枚精美绝伦的巨大木制美国国徽赠给了哈里曼大使,这枚美国国徽是由各种名贵的木材拼装而成。哈里曼被少先队员们的热情深深打动,欣然接受了苏联方面的建议,把这个礼物挂进了自己的办公室。可哈里曼大使万万没有想到,这枚精美的国徽中央已被掏空,里面放着一个U形的金属支架,上面安着一个用弹簧钢做的、极其灵敏的共鸣器,大使办公室里的任何声波都将引起它的震动。

   克格勃在美国大使馆对面的一座建筑里安了一个灵敏度极高的雷达,正对着大使办公室那枚美国国徽。国徽里的共鸣器一震动,雷达就能侦查、录制引起它震动的声音,并能逐字逐句地译出谈话的内容。“自白”行动就这样正式启动。

   这一行动共持续了8年,直到1953年,一名英国驻苏情报人员偶然发现美国使馆内有奇怪的无线电频率,经过一番监测,才发现了这个秘密,并告知了自己的盟友。

   发现窃听器后,美国中央情报局既没有向苏联政府提出抗议,也没有拆除窃听器,而是决定将计就计,利用窃听器经常编造假情报来迷惑克格勃。直到1960年5月,苏联击落由巴乌埃尔森驾驶的美国U一2高空侦察机后,华盛顿才公开秘密。当时美国驻联合国代表卡勃特,曾将那枚精美国徽和窃听器拿到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会议上做了一番展览。

  西柏林“地下隧道”

   自从1876年美国科学家贝尔发明世界上第一部电话至今,电话早已成为十分普通的通信工具。利用电话进行窃听,曾经是十分主流的窃听方法,至今也绝不过时。

   电话窃听在技术上很简单,一般由电话窃听头和录音机两部分组成。只要选择好电话线的适当位置,把电话窃听头上的带两根细针的导线,分别插入两根电话线内,便与电话线接通,微型录音机就能录下电话声。由于电话窃听头和录音机的电源都是电话线上的电源供给的,所以,只有在有人打电话时,电话窃听头和录音机才开始工作,其他时间则不工作。

   上世纪50年代在西柏林发生的“地下隧道”窃听事件,是美国中央情报局有线电话窃听史上最成功的一例。

   隧道由西柏林穿过东柏林,与苏军驻东德总部的电话通讯电缆相连,隧道内设有数百个监听器和数百台录音机。为了迷惑苏联,中情局指示,在西柏林隧道起点处,伪装作兴建仓库和雷达站的样子。工程于1954年8月秘密破土动工,1955年2月竣工。这个地下隧道长10英里(约16公里),宽6英尺(约1.8米),隧道的四周全用厚铁板镶接而成,铁板表面贴有隔音材料。

   然而,好景不长。1956年4月,苏军通讯兵在检修电话线路时,发现了这条地下隧道的秘密。迅速赶到的苏军突击队员用烈性炸药炸开隧道,攻入其中。致使正在进行秘密作业的美国情报人员大惊失色,仓皇逃入隧道的西柏林地段。

   秘密隧道窃听事件使苏联大为恼火,两国领导人为此进行了接触。出于各种原因,苏美双方经过协商,决定低调处理此事。

  鞋跟里面有“秘密”

   1963年3月的一个早晨,美国驻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大使馆的保安人员,正在使用无线电检测仪器作例行检查。突然,他们收到了美国大使同别人的谈话声音。保安人员赶紧走进大使的办公室,递给他一张纸条,上面写道:“请你走出办公室并继续交谈,但要小心讲话的内容,因为你的讲话正在被秘密广播。”但当大使走出办公室后,保安人员仍能从检测仪器里听到他的讲话。由此判断,窃听器一定是藏在大使身上。原来,前几天大使曾经让使馆的女仆将皮鞋拿出去修理,显然,窃听器就是这个时候被间谍人员放进了鞋跟里。

   放在大使鞋跟里的这种窃听器,称作无线窃听器。无线窃听器主要由微型拾音器(即话筒)、微型无线电发射机和电池组成。工作时,话筒将拾取到的声音以无线电波的形式辐射到空中,窃听者则在有效的距离内用无线电接收机接收。其工作原理相当于常见的无线电台发射电波,我们能够通过无线电收音机收听节目。为了避免无线窃听器发射的信号被普通收音机接收,就要求窃听器的发射频率要跳出一般无线电台的广播频率,达到窃听的目的。

  “夏天的臭虫”

   苏联克格勃在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研制成功、并得到广泛应用的一种微型无线电窃听器“嘁”,如火柴盒般大小,能像蝎子一样吸附在墙上,不易被人发觉,可以用气枪弹射到窃听目标房间的墙外,清楚地听到目标的谈话声。这样,间谍不必蹑手蹑脚地接近目标,就可以窃取秘密信息。

   “嘁”还有较强的发射能力,它可以用超短波将所收到的声音发射到直径为5英里(约8公里)的范围之内,用一个灵敏度很高的接收机就能收到。克格勃用这种窃听器窃听了许多国家驻莫斯科大使馆里的谈话。

   最早正式宣布发现这种窃听器的是伊朗驻莫斯科大使馆。之后,1956年至1965年间,这种“嘁”又在原联邦德国的西柏林、波恩、科隆等地中心建筑物的墙壁外面被发现过,还曾在巴黎、伦敦、华盛顿、罗马等地被发现过。为此,人们曾形象地称这种微型无线窃听器为“夏天的臭虫”,比喻其无所不至。

   目前,无线电窃听器的体积越来越小,重量也越来越轻,性能也越来越好。一些超微型窃听器很容易隐藏在台灯、烟灰缸、钢笔、手表、打火机里。德国人甚至还研制出一种可安放在酒杯里的超微型窃听器,专门用来窃听人们餐桌上、酒吧里的谈话。喝酒的人用肉眼根本无法发觉,他们之间的哪怕是低声的交谈,也可被清晰地传递到百米之外的窃听点。

    A+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