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英雄"哆啦A梦:日本人的心灵鸡汤

日期:2016-03-31 来源:人民网

  藤本弘对“怪奇事件”的好奇心程度远远超过常人,尤其对日本民间传说的“座敷童子”极为感兴趣。藤本弘生于1933年12月1日,富山县高冈市人,与日本“漫画之神”手冢治虫是同一代漫画人。

  几代日本人的心灵鸡汤

  当首部哆啦A梦动画片于1979年在日本播出时,全日本掀起了哆啦A梦的热潮。

  这之前以手冢治虫的《铁臂阿童木》为代表的科幻漫画在日本大行其道,如果说,拥有十万马力液压机械臂和微型核动力的阿童木代表着人类科技的力量,那么受到极度惊吓也只能跳起129.3厘米的哆啦A梦则代表着更为人性化、更有希望的科技方向。就像《孤独星球》的主编乔治·唐纳德所说:哆啦A梦所做的正是我们所梦想的,它给人以孩童般感触世界的自由感觉与无限可能性,它是想象力与无邪童心的奇妙结合。哆啦A梦从那个“拥有无限道具的四次元百宝袋”摸出的道具超过了2000个,竹蜻蜓、时光机等更是人尽皆知,这些道具既是日本人的发明、创造热情的反映,又刺激了他们产生更多的灵感。研究哆啦A梦的有关专家预言,今后100年的发明将会和哆啦A梦中所提及的130多项预言相关。

  正是因为野比大雄这样的少年在日本数不胜数,哆啦A梦才会如此受欢迎。人们总是能从野比大雄身上看到自己的怯懦,总能在哆啦A梦身上找到慰藉,在浅俗幼稚的动画片段中体味“只要去努力,未来一定会更好”的昂扬与乐观。对粉丝来说,哆啦A梦关乎童年,关乎回忆,更关乎信仰,对友情、爱情和勇气的信仰。

  上世纪九十年代,日本经济泡沫被粗暴挤破后,房地产价格崩溃,共有1000万亿日元(约合80万亿人民币)瞬间蒸发,很多人的房产被银行没收,背上了天文数字的债务。此后三十年的漫长衰退期中,哆啦A梦成为人们感念七十年代黄金时代的怀旧品。动画中人们的穿着、心境、住所以及生活方式都作为一个时代的写照凝固在镜头里,让人们能在片刻的回忆当中抚慰现实痛苦的内心。

  “哆啦A梦” 至今都没有结局,1996年9月21日,藤本弘在绘制电影版《哆啦A梦大长篇——发条城市冒险记》时,突然失去意识昏倒,两天后因肝衰竭宣告不治,享年62岁。藤本弘去世后的动画,由新秀田中道明和三谷幸广继续完成。跨越时代的连载过程,使哆啦A梦获得了从穿着和服的老奶奶到染着黄头发的年轻人的广泛读者。

  《时代》周刊封面上的“亚洲英雄”

  哆啦A梦的动画片于1991年登陆中国大陆。中央电视台与地方台几乎同时引进了这部片子,地方台版称为《叮当》,央视版称为《机器猫》。因此,在各地中国人的记忆里,哆啦A梦同时拥有“机器猫”、“阿蒙”、“叮当”“小叮当”等名字,“机器猫”的译法最直接,“阿蒙”的译法最亲切,“叮当”、“小叮当”是港台的译法,因为机器猫身上正好挂着一个大铃铛。

  此外,亚洲其他国家也都有各自译法。后来,在藤本弘的倡导下,才最后统一成了与日语叫法相一致的名字——“哆啦A梦”(Doraemon),对名字的含义也做了阐释,Dora取希腊语意为“上帝的礼物”,而emon则取日语“卫门”的读音,Doraemon也就是相当于“守护天使”的含义。

  1991年哆啦A梦进驻央视二套后,央视一套引进的美国动画片《猫和老鼠》上演了“日猫”与“美猫”的“双猫争霸”,这两只风格迥异的动画“猫”为当年的无数孩子带来了难以忘怀的快乐。哆啦A梦这只“日猫”,常常是“路见不平一伸手”,就从那个四次元百宝口袋里摸出一件神秘宝贝,为小伙伴解危去难,不知羡煞过多少观众。

  2002年4月22日,美国《时代》周刊评选出25位最能代表亚洲形象的“亚洲英雄”,日本共有五人上榜:棒球手铃木一郎、足球运动员中田英寿、电影导演北野武、作家小田实以及唯一的漫画英雄——哆啦A梦。在哆啦A梦的上榜评语中,《时代》周刊这样写道:“美国神话学家坎贝尔认为英雄是那些敢于踏上征途、翻越障碍,用某种方式说出我们心中的普遍情感相沟通,让我们可以更有所为,变得更好。按这个标准,常常浮躁笨拙但却无往不胜、眼神中闪动着永不服输的光芒的肥猫哆啦A梦完全符合,它让人们不再抑郁,带来微笑。”最重要的是,“它把就算现在失落也一定能幸福的信息传递给全亚洲。”

  2008年3月19日,日本外务省任命哆啦A梦为日本首位“卡通形象大使”,还举行了盛大的任命仪式,哆啦A梦正式成为日本文化的代言人。

  在日本国内,虽然不断有新的动画形象出现,但是哆啦A梦仍然是“酷文化”的经典形象,不断被重新转用。这只超大号机器肥猫的故事似乎永远没有结局。

    A+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